炫梦动漫
技术周刊订阅频道
发表主题 回复主题
  • 3602阅读
  • 0回复

[ ] “载重800吨,容纳上千人”,揭秘郑和下西洋中所使用的传奇宝船

级别: 论坛版主
发帖
227
云币
443

在电影《泰坦尼克号》中,那艘巨大无比,气势磅礴,宛如海上巨兽般伏在海面上的超大型游轮让人印象深刻。据了解,泰坦尼克号建于1991年,长度达到了惊人的269.06米,宽度达到了28.19米,被称为永不沉没的巨轮。虽然结局令人惋惜,但并不妨碍它代表了当时制船技术的顶端。

泰坦尼克号

时间退回到500多年前我国明朝,此时的中国广州等沿海都市已经初具规模,经济繁荣,发展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已经成为了一件急需解决的事情。而明成祖也想利用对外活动,秀秀自己的肌肉,建立声望。因此,远洋航行势在必行。不过,明代能够造出可以经受大风大浪的的巨型海船吗?根据郑和七次下西洋,并顺利出访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国家来看,答案是肯定的。

郑和下西洋

据史书记载,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,有”宝船“、”马船“、“粮船”、”坐船“、”战船“共5种类型,而其中最大的宝船长44丈4尺,宽18丈,载重足足有800吨,可容纳千人!将尺度换算成现代公制,明代1尺相当于今天的31厘米,宝船竟长达138米,宽56米,在大小上与泰坦尼克号不相上下,而拿哥伦布航海所用的船只与其相比,就仿佛是一头座头鲸身边游曳的一只小丑鱼。

宝船规模如此之大,引起了国内外作者极大的兴趣,这样在研究中便产生了一个疑问:如此大的“宝船”真的有可能在明代出现吗?

第一种观点,认同史书中所记载的关于宝船的尺度。因为从历史渊源、明代生产技术水平、中国以及世界造船能力来看,出现郑和宝船那样的奇迹,并非不可能。汉朝时,我们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大国,海上“丝绸之路”已经延伸到了印度洋西北。郑和下西洋,不是一个偶然,而是一个必然,是我们航海传统上的延续。

第二种观点,认为《明史》没错,船的大小却不同。虽然明代通用尺寸的1尺相当于现代的31厘米,但量古船的尺度应为更古老的“七寸”尺,这种尺在上古是通行的,相当于20多厘米。不过即使这样,古船也大得惊人,充分说明了我国造船业的先进。

明代是否能够造出这么大的海船还有待考证,但不容怀疑的是,我国当时的造船、航海技术是一流的,同时也对我国现代的造船及航海事业,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。




免责声明: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用户投稿、用户转载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400-889-6653;邮箱:Service@webmeng.net。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:Webmeng.net 免费建站
您好!没有相关评论,请您浏览其它内容!
发表主题 回复主题
« 返回列表上一主题下一主题

限100 字节
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,可以用”恢复数据”来恢复帖子内容
 

验证问题: 搜寻云提供的什么服务? 正确答案:云服务器
上一个 下一个